古文学网

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

《海棠》阅读及答案

作者:佚名

海棠①

苏轼

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

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

注: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,苏轼被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期间。

14.下列对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(   )

A.“泛崇光”是指阑珊的春光,此句写出了海棠高洁柔美的特点。

B.第二句,诗人用“雾”“月”营造了一个空蒙幽寂的夜景,暗示了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。

C.夜深花睡去: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“海棠睡未足”的典故。

D.“月转廊”与“烧高烛”前后照应,写出了月光的刻薄寡恩,诗人的侠义厚道。

E.全诗语言浅近,含而不露,感而不伤,情意深永,耐人寻味。

15.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?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。

答案及解析:

14.AD   

15.①爱花惜花之情。②怀才不遇人生感慨。③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。

14.试题分析: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、语言、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,每个选项一个考点,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,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,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,手法不准确,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,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,内容一般为解诗意,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。题中A项考核内容,B项考核意境,C项考核手法,D项考核结构,E项考核风格,其中A项,“泛崇光”指泛出高贵华美的光泽,也指正在增长春光。D,项,应是“烧高烛”与“月转廊”对比。

15.试题分析: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,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,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、注释、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,答题时先答出情感,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。此诗三四句采用拟人、比喻的手法。写出诗人害怕深夜时分花儿睡去,因此燃着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,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。“月转廊”指海棠得不到月光照射,只能屈身于黑暗中,暗示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。“只”“恐”写出了诗人的担忧和痴情,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高洁柔美的花儿,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,写出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积极心态

点睛: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,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,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,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、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,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,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,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,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。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,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。

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,旨在弘扬中华文化,仅用于学习交流,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站务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您认为本页内容:有用(25)没用(8)
分享
<< 返回

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
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

古诗分类
友情链接: 文件信息大全 游戏400
© 2015~2024 古文学网 | 免责声明 | 意见箱 | 纠错 | 申请收录 | 邮件:[email protected] | 粤ICP备1500434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