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学网

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

《早夏寄元校书》阅读及答案

作者:佚名

早夏寄元校书

司空曙

独游野径送芳菲,高竹林居接翠微。

绿岸草深虫入遍,青丛花尽蝶来稀。

珠荷荐果香寒簟,玉柄摇风满夏衣。

蓬荜永无车马到,更当斋夜忆玄晖

注:①玄晖:南朝谢眺,字玄晖,善为,后常以此指有文采的人,此处借指元校书。

11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两项是(  )(  )

A.题目中的“早夏”点明此诗写的是早夏之景,同时从诗中的“花尽”“夏衣”两处也能够看出。

B.首句中的“芳菲”描写了早夏的美景,作者借景抒发自己因年老而一事无成的伤感之情。

C.“高竹林居接翠微”是说种着高大竹子的居所紧挨着青翠的山峰,写出了居所环境的清幽。

D.在颔联中,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草深、花繁、虫鸣、蝶飞的夏日景象。

E.“玉柄摇风满夏衣”中的“满”字,将扇子摇出的无形凉爽的风化为有形,写出了风入衣襟之态。

12.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。

答案及解析:

11.BD   

12.①对居处环境的喜爱之情。野径芳菲、林居翠微、风送虫鸣等画面,透露出作者对居所环境清幽的自得之意。②深居僻处,无人造访的孤独伤感之情。“蓬荜”自写居处的简陋,“无车马”写出了没有人来光顾。③对元校书的思念和赞美之情。“忆玄晖”中的“忆”字写出对元校书的思念之情,作者将元校书比作谢眺,含赞美之意。(每点2分)

11.试题分析:B项,从全诗看,作者没有感叹因年老而一事无成的伤感之情。D项,“想象”“花繁”不准确。

12.试题分析: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,答题的时要结合诗中的中重点词语以及注释作答。此题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一幅野径芳菲、林居翠微、风送虫鸣的美景,表达对居所环境清幽的自得之意;诗中“独”“无车马”“斋夜”等词语有表达一种深居僻处,无人造访的孤独伤感之情。最后一句用典故“玄晖”表达对元校书的思念和赞美之情。

点睛: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,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,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,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、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,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,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,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,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。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,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。此题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“独”“无车马”“斋夜”等词语分析情感。

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,旨在弘扬中华文化,仅用于学习交流,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站务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您认为本页内容:有用(21)没用(8)
分享
<< 返回

独游野径送芳菲,高竹林居接翠微。
绿岸草深虫入徧,青藂花尽蝶来稀。
珠荷荐果香寒簟,玉柄摇风满夏衣。
蓬荜永无车马到,更当斋夜忆玄晖。

古诗分类
友情链接: 文件信息大全 游戏400
© 2015~2024 古文学网 | 免责声明 | 意见箱 | 纠错 | 申请收录 | 邮件:[email protected] | 粤ICP备1500434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