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学网

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

《自贻》阅读及答案

作者:佚名

自贻

杜牧

杜陵萧次君,迁少去官频。

寂寞怜吾道,依稀似古人。

饰心无彩缋,到骨是风尘。

自嫌如匹素,刀尺不由身。

【注】①杜陵:西汉宣帝的陵墓,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,因建于杜县而得名。萧次君:《汉书》记载,萧育,字次君,为人刚直严猛,做官常被免职,很少升迁。②彩缋:彩色的绘画。

12.下列对这首的赏析,不恰当的两项

A.这首诗的题目是“自贻”——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。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、排解,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。

B.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,借其“迁少去官频”的遭遇,抒发的却是自己的命运感喟。

C.“寂寞怜吾道”意为“怜吾道寂寞”,诗人坚守“吾道”,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“寂寞”,令人怜惜。

D.颈联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“彩缋”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,以至于为官四方,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。

E.整首诗由古及今,由人及己,尾联借物自喻,形象生动,一个“嫌”字凝聚了落魄失意者复杂的情感。

13.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,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,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表达的复杂情感。

答案及解析:

12.CD   

13.(1)对自己仕途坎坷,怀才不遇的愤懑。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,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,升迁次数少,离职却非常频繁,内心深感不平。

(2)对自己坚守正道,却不被重用,寂寥落寞的悲叹。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,坚守自己的人生原则,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,内心感到悲伤。

(3)对自己人生志向的坚持与执着。颈联写自己长期四处漂泊为官,到老遭受奔波劳碌之苦,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,违心改变志向。

(4)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厌烦、痛苦和无奈。尾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,任人裁剪,不由自己。“嫌”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厌烦、痛苦和无奈之情。

【12题详解】

试题分析: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赏析及手法鉴赏。C项不是“令人怜惜”,而是“自生哀怜”;D项“遗憾”理解错误,应是诗人“不愿”矫饰自己的内心,违心改变志向。

【13题详解】

试题分析: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,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。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,离职却非常频繁,内心深感不平,不被重用,寂寥落寞的悲叹。颔联无法实现人生价值,内心感到悲伤。颈联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,违心改变志向,内心的厌烦、痛苦和无奈。尾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“嫌”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厌烦、痛苦和无奈之情。

点睛:从用典入手,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,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、态度和情感。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。如本题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,离职却非常频繁,内心深感不平,不被重用,寂寥落寞的悲叹。

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,旨在弘扬中华文化,仅用于学习交流,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站务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您认为本页内容:有用(16)没用(6)
分享
<< 返回

杜陵萧次君,迁少去官频。
寂寞怜吾道,依稀似古人。
饰心无彩缋,到骨是风尘。
自嫌如匹素,刀尺不由身。

古诗分类
友情链接: 文件信息大全 游戏400
© 2015~2024 古文学网 | 免责声明 | 意见箱 | 纠错 | 申请收录 | 邮件:[email protected] | 粤ICP备1500434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