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岩寺访一公
朝代:元代
作者:黄溍
原文:
晓色微茫尚带星,修蹊荦确断人行。
独支瘦竹身犹健,高入重云地忽平。
落月正当山缺处,细泉频作雨来声。
上方灯火青林曲,隐隐疏钟一再鸣。
暂无翻译和注释
赏析
凌晨,月色朦胧,诗人前往上岩寺访晤尘外之友“一公”(某位高僧)。一路行来,风光秀逸,景象独特,诗人为之陶醉,遂欣然命笔,精心描绘了这次只身进山、爬险道、翻峻岭、穿云雾、观落月、闻晨钟的奇趣和妙景。故此诗既有诱人的诗情,又有浓厚的画意,可谓诗中有画。因此,也不妨将它当做一幅美妙的晨行风景画来欣赏。首联...
作者介绍
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的理学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、书画家。
曾祖梦炎,南宋进士,仕至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修官。祖堮,父铸,俱以荫补官,而为地方缙绅。黄溍博学工文辞,延祐二年(1315年)登进士第,授台州宁海丞。后迁两浙都转运盐铁使司石堰西场监运。延祐七年(1320年),升为诸暨州判官。至顺二年(1331年),因荐入京为应奉翰林文字,同知制诰,兼国史院编修,后转国子博士。元统元年(1333年),外补江浙等处儒学提举。至正八年(1348年),除翰林直学士、知制诰同修国史,寻兼经筵事。至正十年南还,优游田里,至正十七年(1357年),卒于绣湖私第。追封江夏郡公,谥号“文献”。
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