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
朝代:唐代
作者:许浑
原文:
千岩万壑独携琴,知在陵阳不可寻。去辙已平秋草遍,
空斋长掩暮云深。霜寒橡栗留山鼠,月冷菰蒲散水禽。
唯有西邻张仲蔚,坐来同怆别离心。
暂无翻译和注释
阅读及答案
14.AC 15.两首诗中都写到了远离尘嚣、逍遥世外的高人隐士,而且他们都携琴独居、情趣高雅,隐居在风景壮美的峰谷岩壑。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士人格的景仰,流露出某种追慕之情。在表达技巧上运用侧面描写(借景...
作者介绍

许浑(生卒年不详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(今江苏镇江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湿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。文宗大和六年(832)进士及第,开成元年受卢钧邀请,赴南海幕府,后先后任当涂、太平令,因病免。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,因病乞归,后复出仕,任润州司马。历虞部员外郎,转睦、郢二州刺史。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,自编诗集,曰《丁卯集》。其诗皆近体,五七律尤多,句法圆熟工稳,声调平仄自成一格,即所谓“丁卯体”。诗多写“水”,故有“许浑千首湿”之讽。
...